受访者供图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广东人心中,却可能有同样的一部经典都市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以下简称“外剧”)。从2000年开始播出,至今已超3300集的外剧不仅陪伴一代人长大,也成为无数家庭的共同记忆。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丁蕾,曾梦想成为大师,踏上戛纳、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台,未曾想回到广州成为外剧编剧,一写就是14年。如今,她不仅是外剧的主要编剧之一,更承担着这一史上最长电视作品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编剧就是要每天都在不同的故事中,游历不同角色的人生。”在丁蕾看来,一部好的作品,必须要展现你对生活独特的见解。而要做好自己人生的编剧,也要不断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力,学会不断给自己“加戏”。
从年少成名到出乎意料的选择
不当北漂回到广州
丁蕾属于很小就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的一类人。从童年开始,她就喜欢写作。初中时,她已在各类书刊杂志发表创作数十万字。1999年,沉迷红学的丁蕾模仿《红楼梦》笔法撰写了小说《大观园分房记》,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提名。
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孙云晓曾评价她的作品“文生情,情生人”。“这是一种创作思路,人物的性格、情感会通过场景对白表现出来,反过来也会帮助你去塑造人物性格。”丁蕾说。
丁蕾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大学时梦想很大,想做电影,去国际影展,甚至觉得梦想并不遥远,是你触手可及的。你会看到,某同学昨天才跟你一起去食堂打饭,但下星期可能就听说他已被选去参加某大戏的拍摄,再后来,你就会在电视屏幕、电影海报、地铁广告上见到他,有时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很快就是下一个。”
出乎意料的是,毕业择业时,丁蕾并没有选择当北漂,而是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广州,加入广东电视台外剧剧组。
作为典型的广州人,丁蕾的骨子里有着广州女子温婉贤淑、务实求稳的一面。她希望回到自己热爱的城市,陪伴在亲人身边,扎根在一个让她有平台感的地方。
心再大也要学会从零开始
一句台词上了一课
刚加入外剧时,丁蕾曾以为,都市生活喜剧如此简单,自己闭着眼睛都可以写出来。之后却发现,自己是有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和满肚子的学院派理论,却驾驭不了外剧极度生活化和草根人物“短兵相接”的场景,“每个人物对白不能超过三行字,必须你一句我一句把戏搭起来,写出喜剧节奏。”
放下自己的骄傲,丁蕾决定从零开始。她开始去逛菜市场,研究生活化的场景中,街坊如何交谈、如何做生意;姥姥是老广州,常跟她讲许多“心水”,比如坐车到芳村买菜可以便宜几毛钱……
外剧是以粤语交流为主的本土喜剧,为了写出质感,丁蕾一直坚持用粤语创作。但如何让粤语表达更突出人物个性,却让丁蕾一直很头痛。
在外剧中扮演二哥阿宗的郭昶曾经很好地给丁蕾上了一课。“我在剧本里写某个人很啰唆,用粤语表达就是‘口水多过茶’。但他演的时候,就改成了‘哎,你甘多口水,点解唔去淋花’。”
一句台词的小小改动,却给了丁蕾很大的触动。她说,其实很多生动的表达方式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被轻视了。
刚开始一年多,丁蕾只能写外剧中的“作家”角色,“因为作家的台词是普通话,说话文绉绉的,比较符合我的路子”。而在积淀了一两年后,丁蕾已经可以自如地驾驭外剧所有角色和场景下的剧本。
散漫的文艺女青年炼成严谨“工匠”
经年打磨暗藏秘籍
从2004年成为外剧编剧,丁蕾一写就是14年之久,也逐渐挑起了外剧的大梁。
“每隔几年,就会有人问我在创作什么剧本,我的回答都是在写外剧,三年又三年……”至今,她已参与了外剧近2000集的策划写作,由她独立撰写的就有将近600集。
丁蕾说,尽管自己一度有“不想写”“写不下去”的时候,甚至多年来常被一些观众批判“江郎才尽”。但正是有着观众的挑剔和笑骂,外剧才能不断创新。
“所有的创作都是限制下的创作”,时代背景、拍摄场景、人物性格、成本、价值导向……都是丁蕾需要考虑的因素。14年编剧生涯,也让丁蕾从“散漫的文艺女青年”,变成了一个严谨的“工匠”。
在丁蕾心目中,“合格的工匠”不仅要掌握一整套编剧工艺流程,用观众喜欢的方式,给观众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在多年的打磨中形成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并将其融入作品中,传达给观众。
丁蕾发现,她每天都要写许多事件,不仅不能重复,还必须要创新。外剧的大量创作和积累,让她无形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财富。“比如说人物怎么出场,怎样起承转合,结尾怎么打点……经过长年训练,这些东西都在你的潜意识里面,就好像脑子里藏着一本武功秘籍。”丁蕾说。
“小鼠”希望不断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力
突围外剧找到伯乐
如今,许多人都活在网络世界,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愈加麻木,而丁蕾却希望不断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力。丁蕾有个别名叫“丁小鼠”,更多的人昵称她“小鼠”。,生活中,“小鼠”永远对身边每一件事情保持着强烈好奇心。
2014年,丁蕾以选手身份参加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综艺节目《百万新娘》,今年又带着老公孩子一起参加了综艺节目《超级辣妈》。丁蕾的第二个孩子还未满周岁,由于每天都要哺乳,她的创作时间经常被切割成很多碎片。为此,丁蕾逐渐熟悉用手机单手打字,或用语音输入将自己想到的片段输出。
尽管外剧已取得巨大成功,但丁蕾仍希望自己有更多原创代表作品。从2012年开始,丁蕾与知名演员、导演黄磊合作,参与到了他主演的《小别离》《嘿,老头》等多部作品中。如今,两人正在合作一个新的剧本。
在丁蕾心目中,黄磊是她的伯乐,给了她与国内一流团队合作的平台与机会。黄磊曾对媒体戏称,丁蕾是他“安插在广州的编剧”。
面对面
用独特的喜剧方式去记录社会变迁
金羊网:《外来媳妇本地郎》如何做到坚持特色,不断创新?
丁蕾: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策划一个新的系列《春暖花开》,就会讲出去的移民、华侨回流的一些故事。我认为生活方式在变,就会不断有新东西、新刺激点,十几年前的“外来媳妇”和“本地郎”之间,文化碰撞还比较激烈,但是现在已经融合得很好。我们会继续做好这个时代的忠实记录者,用独特的喜剧方式去记录社会的变迁。
金羊网:你认为怎样的剧本才是一个优秀剧本?
丁蕾:我觉得一个好编剧应该是从自己想象的空间世界中走出来,真正走进生活中。因为你对生活理解的角度,就是创意。所以,一个优秀剧本,应该是能表达你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人物志
丁蕾
女,1982年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艺术系影视编导专业,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广视传媒有限公司(原广东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总编审,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扭计师爷陈梦吉》《妹仔大过主人婆》《嘿,老头》;小说《父亲的脊梁》《大观园分房记》;话剧《开心贩斗城》等。
心推荐
《红楼梦》
《哈利波特》
我喜欢《红楼梦》和《哈利波特》,两个作品尽管风格完全不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家创造了一个完整而特有的世界。比如《哈利波特》中,罗琳创造了一个魔法世界,有自己运行的一套规则。我觉得这也是我追求的,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一句话
“坚守内心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