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海岛行医11年 詹国境坚守急救中心随时待命

来源:金羊网 作者:沈逸云 发表时间:2020-05-14 08:56
分享到

■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医生詹国境。 受访者供图

2009年,大学毕业的詹国境报名“三支一扶”计划,前往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支医,不久便成为该院120急救中心的专职医生。从此,翻山越岭跨海救人成为他的生活常态,随时待命的工作性质让他即便是休息,也不敢离医院太远。“11年了,我都是靠120救护车出车走遍了南澳岛。”

初到海岛肠胃都吐空了

高二那年的一场非典,改变了詹国境的人生方向。当时,他了解到中药在非典抗疫中发挥的作用,决定报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苦读5年后,抱着钻研中医实践的目标,詹国境选择到基层支医。在他看来,基层医院意味着拥有更多“独当一面”的实践学习。

2009年7月,大学毕业的詹国境来到汕头市南澳县。这座海岛远离陆地,当年出入全靠轮渡,每班次要45分钟左右。还没来得及品味初见大海的心情,詹国境就在船、车上吐得一塌糊涂。历经近2小时后,他抵达南澳县人民医院。

最高只有6楼的医院楼房,窄得双向通车都困难的马路,冷清的街道,这便是南澳岛给詹国境的初印象。更难的还是生活上的不便——岛上靠水库储水,经常十天半个月地断水,即便买了两个大桶储水,洗漱、洗衣、做饭、冲厕所等用水还是得仔细盘算。

第一次急救出车抢救落水者

刚到医院的前几个月,詹国境在大内科轮岗,摸清了缺医少药的现状,他不断学习着如何运用有限的卫生医疗条件,给岛上居民看病治疗。

2009年底,詹国境主动请缨专职到120急救中心工作。这个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部门,医护人员都靠各科室轮班。即便他成为该中心的专职医生后,人手仍然紧张,两班人员轮班的制度,意味着他几乎要随时待命,全年无休。

“我没值班时也不敢走远。吃饭、洗澡、睡觉都要随时警惕,对手机铃声变得十分敏感。”他笑称,到南澳县11年,自己全靠120出车才走遍全岛,到汕头也是病人转院才过去的。

詹国境仍记得自己第一次的120急救出车。那天约傍晚时分,在医院接到电话赶到现场,不过5分钟,到场后做了一系列心肺复苏,仍无法挽救回这名落水者的生命。“当时就觉得生命很脆弱,加上基层设施差、宣传少,医生的专业素养显得更重要。”从那时起,他便有意识地收集、学习各类急救专业知识与技能,找资料、做笔记,一遍遍在脑中演练模拟。“只有掌握、模拟了,遇到突发情况才会有底气。”

让他印象最深的出车经历,还是一次患者的紧急转院。那一晚,一位已经插管的脑溢血病患,因岛上医院治疗条件不足,需紧急转往汕头市的医院。当时南澳大桥还未开通,救护车只能临时包轮渡出岛。车上,詹国境跪在患者身边,一边有节奏地按压呼吸器气囊,一边观察病情,一边指导护士用药。一心三用的脑力紧绷,与持续两小时的体力活动,直到返程时,他才手脚麻木地瘫坐在车上。

靠口口相传开设起中医门诊

2011年6月,“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詹国境选择继续留任岛上医院。“当时是看到这边还是很缺人,想着先留下,等医院找到人再做打算。”没想到,这一“心软”,竟又留了近10年。

小地方并没有困住詹国境自我充电的脚步。亲眼见证了一次次生命突发的意外,让他坚定了继续钻研中医的初心。“很多病如果早期有中医介入调理,就不至于发展到叫120救护车的地步。”

这名“兼职”的中医,先是给医院的同事把脉问诊,渐渐地,同事的亲朋好友都来找他看病。随着疗效获认可,詹国境的好医术口口相传,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医院决定给他开设中医门诊,120办公室便成了临时诊室。

“我周一到周五的上午坐诊,下午实在是没办法,得休息,不然精神撑不住。”詹国境说,120是24小时值班,坐诊时接到出车任务,问诊把脉就得随时中断。而有时晚上出车两趟,基本上就不用睡了,第二天连轴转继续坐诊。

回首11年,詹国境坦言不悔当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选择。“我明白自己的本心——学好医术,治病救人,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脚踏实地、心态端正,面对挑战撑过去,最终都会有收获。”

岛上的工作生活,亦如詹国境所言,撑过艰难时刻,迎来了发展机会。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基层医院,南澳县人民医院先后新建了住院大楼和120急救中心大楼,门诊综合楼进行了整修,120急救中心也终于有了三班人员。2015年,南澳大桥开通,转送危重病人更加方便快捷。

最让詹国境欣慰的是,去年2月底,面貌全新的南澳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配置有120急救调度大厅和专职调度员,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并有卫星定位辅助,云澳、深澳和青澳三个急救站也逐步建立,岛内15分钟急救圈正在形成。

记者 沈逸云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试驾传祺GS8S:年轻运动范

  • 庆铃五十铃M系列中体轻卡广州上市 2020-05-13
  • 三项配置升级 2020款第四代途胜上市 2020-05-13
  • 全新一代瑞虎7广州区域上市 推出6款车型 2020-05-11
  • 江淮纯电轿跑iC5上市 补贴后14.99万元起售 2020-05-11
  • 2021款吉利嘉际曝光 全系标配6座 2020-05-11
  • 广汽丰田4月销量63607台 2020-05-09
  • 比亚迪宋Pro 4月销量13,791辆 2020-05-09
  • 售价68.98-86.68万元 新款奥迪Q7正式上市 2020-05-08

华为2019年财报:销售收入8588亿元,净利润627亿元

  • 研究人员开发出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新方法 2020-05-13
  • 英国网友揭露特斯拉新车故障:方向盘被我拽下来了 2020-05-13
  • 瑞幸咖啡“挥泪斩马谡”:CEO、COO双双被停职 2020-05-13
  • 人社部拟增10个新职业:涉及互联网营销、区块链等领域 2020-05-12
  • 腾讯音乐第一季度净利8.87亿元 同比下降10% 2020-05-12
  • 上海市消保委就丰巢事件发声:收费和交易条件应公平合理 2020-05-12
  • 全民阅读下的喜马拉雅听书人图鉴:用耳朵读书,给生活加色 2020-05-09
  • 喜马拉雅启动423听书节,全程直播国图公开课 2020-04-22

(视频➕组图)精美!世遗宝藏龙门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粤博

  • 周建平博士“云端”讲授意识形态与工会工作 2020-05-13
  • 2020国际护士节特别节目《英雄花开》5月12日播出,广东文艺界最强阵容向医护人员致敬! 2020-05-10
  • 文化与科学:中医的知识社会学解读 2020-05-09
  • 专家:数字文化新消费将成“后疫情时代”新机遇 2020-05-09
  • 宁夏中卫发现分布有岩画的原始聚落遗址 2020-05-09
  • 博洛尼亚童书展2020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花落中国 2020-05-09
  • 实体书店也送图书“外卖” 2020-05-09
  • 谁是孩子们的最强偶像?原来都在这本书里 2020-05-07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 广东省餐协发布倡议书,全省铺开企业团餐预约式外卖用餐配送服务 2020-02-28
金羊图库
  • 新建安顺至六盘水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 云冈石窟保养忙
  • 雨中初夏景如画
  • 浙江东阳:微笑绽放在校园
  • 笑起来真好看
  • 重庆南川:初夏管护忙
  • 安徽黄山:满架蔷薇一院香
  • 珠峰夕照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这事必须彻查严惩
2020-05-14 06:42:07
想在“2020520”结婚领证?广州明确需实行预约登记
2020-05-13 23:00:47
广州动物园部分室内场馆15日起恢复开放
2020-05-13 22:39:29
今年第1号台风“黄蜂”来了,未来几天广东却依然任性升温
2020-05-13 20:19:25
疾控中心专家:低风险地区影剧院有条件开放,中高风险区建议暂缓营业
2020-05-13 20:17:0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海岛行医11年 詹国境坚守急救中心随时待命
金羊网  作者:沈逸云  2020-05-14
“11年了,我都是靠120救护车出车走遍了南澳岛。”

■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医生詹国境。 受访者供图

2009年,大学毕业的詹国境报名“三支一扶”计划,前往汕头市南澳县人民医院支医,不久便成为该院120急救中心的专职医生。从此,翻山越岭跨海救人成为他的生活常态,随时待命的工作性质让他即便是休息,也不敢离医院太远。“11年了,我都是靠120救护车出车走遍了南澳岛。”

初到海岛肠胃都吐空了

高二那年的一场非典,改变了詹国境的人生方向。当时,他了解到中药在非典抗疫中发挥的作用,决定报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苦读5年后,抱着钻研中医实践的目标,詹国境选择到基层支医。在他看来,基层医院意味着拥有更多“独当一面”的实践学习。

2009年7月,大学毕业的詹国境来到汕头市南澳县。这座海岛远离陆地,当年出入全靠轮渡,每班次要45分钟左右。还没来得及品味初见大海的心情,詹国境就在船、车上吐得一塌糊涂。历经近2小时后,他抵达南澳县人民医院。

最高只有6楼的医院楼房,窄得双向通车都困难的马路,冷清的街道,这便是南澳岛给詹国境的初印象。更难的还是生活上的不便——岛上靠水库储水,经常十天半个月地断水,即便买了两个大桶储水,洗漱、洗衣、做饭、冲厕所等用水还是得仔细盘算。

第一次急救出车抢救落水者

刚到医院的前几个月,詹国境在大内科轮岗,摸清了缺医少药的现状,他不断学习着如何运用有限的卫生医疗条件,给岛上居民看病治疗。

2009年底,詹国境主动请缨专职到120急救中心工作。这个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部门,医护人员都靠各科室轮班。即便他成为该中心的专职医生后,人手仍然紧张,两班人员轮班的制度,意味着他几乎要随时待命,全年无休。

“我没值班时也不敢走远。吃饭、洗澡、睡觉都要随时警惕,对手机铃声变得十分敏感。”他笑称,到南澳县11年,自己全靠120出车才走遍全岛,到汕头也是病人转院才过去的。

詹国境仍记得自己第一次的120急救出车。那天约傍晚时分,在医院接到电话赶到现场,不过5分钟,到场后做了一系列心肺复苏,仍无法挽救回这名落水者的生命。“当时就觉得生命很脆弱,加上基层设施差、宣传少,医生的专业素养显得更重要。”从那时起,他便有意识地收集、学习各类急救专业知识与技能,找资料、做笔记,一遍遍在脑中演练模拟。“只有掌握、模拟了,遇到突发情况才会有底气。”

让他印象最深的出车经历,还是一次患者的紧急转院。那一晚,一位已经插管的脑溢血病患,因岛上医院治疗条件不足,需紧急转往汕头市的医院。当时南澳大桥还未开通,救护车只能临时包轮渡出岛。车上,詹国境跪在患者身边,一边有节奏地按压呼吸器气囊,一边观察病情,一边指导护士用药。一心三用的脑力紧绷,与持续两小时的体力活动,直到返程时,他才手脚麻木地瘫坐在车上。

靠口口相传开设起中医门诊

2011年6月,“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詹国境选择继续留任岛上医院。“当时是看到这边还是很缺人,想着先留下,等医院找到人再做打算。”没想到,这一“心软”,竟又留了近10年。

小地方并没有困住詹国境自我充电的脚步。亲眼见证了一次次生命突发的意外,让他坚定了继续钻研中医的初心。“很多病如果早期有中医介入调理,就不至于发展到叫120救护车的地步。”

这名“兼职”的中医,先是给医院的同事把脉问诊,渐渐地,同事的亲朋好友都来找他看病。随着疗效获认可,詹国境的好医术口口相传,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医院决定给他开设中医门诊,120办公室便成了临时诊室。

“我周一到周五的上午坐诊,下午实在是没办法,得休息,不然精神撑不住。”詹国境说,120是24小时值班,坐诊时接到出车任务,问诊把脉就得随时中断。而有时晚上出车两趟,基本上就不用睡了,第二天连轴转继续坐诊。

回首11年,詹国境坦言不悔当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选择。“我明白自己的本心——学好医术,治病救人,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脚踏实地、心态端正,面对挑战撑过去,最终都会有收获。”

岛上的工作生活,亦如詹国境所言,撑过艰难时刻,迎来了发展机会。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基层医院,南澳县人民医院先后新建了住院大楼和120急救中心大楼,门诊综合楼进行了整修,120急救中心也终于有了三班人员。2015年,南澳大桥开通,转送危重病人更加方便快捷。

最让詹国境欣慰的是,去年2月底,面貌全新的南澳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配置有120急救调度大厅和专职调度员,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并有卫星定位辅助,云澳、深澳和青澳三个急救站也逐步建立,岛内15分钟急救圈正在形成。

记者 沈逸云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第一观察 |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
22:18
两天一夜的快节奏考察 习近平山西行关注哪些问题?
22:18
这几件事,习近平实地检查
11:22
中消协建议:尽快将智能快件箱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
08:53
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特医奶粉? 湖南再现大头娃娃
08:54
深圳都市圈“官宣”要提速 临深或建大型安居社区
08:54
佛山主播创业逐鹿一线梯队 期盼政府维护行业生态
08:54
“种植+”让农民大赚外快 高产示范农田引来自驾游客
08:55
曾是城中老大现在清拆谋变 广州艺苑歌舞厅将焕新
08:55
湛江首次记录到珍稀水鸟黄嘴白鹭
08:5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