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18-12-16 19:47

 

  中国发展的密码在哪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很多国外观察者苦苦求索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谁能解释中国经济,谁就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曾提出中国发展“冲击—回应”模式的著名学者费正清,在去世前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提法,他说,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他发现中国的现代化很可能不是“冲击—回应”的结果,而是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内在性和动力源。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力量之源,那就是激发人的力量。因为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1982年,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进入深圳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我要向你们鞠躬!”2007年,郑艳萍和“凯达姐妹”们登门探望当年创办蛇口工业区的袁庚,这位90岁的老人摘下帽子,向她们深深鞠了一躬。

  无数郑艳萍和“凯达姐妹”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值得我们脱帽致敬!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坚韧的付出,闯出人生的新天地,也推动社会大踏步向前。被誉为民企“不倒翁”、商界“常青树”的鲁冠球,创业之初只有4000元、6个人,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带领着企业一步步从田野走向世界。如日之升,“个体户”出现,“企业家”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帆竞发……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原来的方寸之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尝试换一种活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过去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用中国梦点燃奋斗的激情,为人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从简政放权的便利到民生改善的托底,从创新创业的激励到法律制度的保障,亿万人民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加宽广,奋斗成功的渠道更加通畅。

  “上海最高的楼里,有我的名字”。在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632米高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上海中心用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8年建设周期中4000多名建设者的名字。新时代属于奋斗者,成千上万的改革者、创业者、实干者,正以孜孜不倦的探索、锐意革新的行动,推动中国现代化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六)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凝聚成发展的共识。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态被打破,一大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依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不必再担忧因财产而造成麻烦。致富光荣,迅速成为一条人们认可的理念。

  对个人利益的保障,突出体现在明确产权并保护产权。重新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迅速认识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迈过“姓社姓资”的争论、“姓公姓私”的迷茫,国有企业改革大踏步向前迈进,三资企业、外资企业纷纷设立,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公私分明、改革确权,充分运用法治保护个人权益、调处矛盾纠纷,极大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以每个人的奋斗推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奋斗。

  只有少数人富起来,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执政党一以贯之、念兹在兹的政策基点;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亿万中国人的现实追求。

  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山河破碎、举国悲恸。仅仅三年多时间,从八方救援到对口援建,灾区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整洁美丽现代的新家园巍然挺立,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令国外观察家感叹“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这样做”。中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天地可鉴!

 

1  2  3  4  5  


编辑:木东
数字报
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人民日报  作者:  2018-12-16

 

  中国发展的密码在哪里?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很多国外观察者苦苦求索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谁能解释中国经济,谁就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曾提出中国发展“冲击—回应”模式的著名学者费正清,在去世前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提法,他说,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他发现中国的现代化很可能不是“冲击—回应”的结果,而是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动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内在性和动力源。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力量之源,那就是激发人的力量。因为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1982年,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进入深圳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我要向你们鞠躬!”2007年,郑艳萍和“凯达姐妹”们登门探望当年创办蛇口工业区的袁庚,这位90岁的老人摘下帽子,向她们深深鞠了一躬。

  无数郑艳萍和“凯达姐妹”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值得我们脱帽致敬!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坚韧的付出,闯出人生的新天地,也推动社会大踏步向前。被誉为民企“不倒翁”、商界“常青树”的鲁冠球,创业之初只有4000元、6个人,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带领着企业一步步从田野走向世界。如日之升,“个体户”出现,“企业家”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帆竞发……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原来的方寸之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尝试换一种活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过去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用中国梦点燃奋斗的激情,为人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从简政放权的便利到民生改善的托底,从创新创业的激励到法律制度的保障,亿万人民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加宽广,奋斗成功的渠道更加通畅。

  “上海最高的楼里,有我的名字”。在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632米高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上海中心用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8年建设周期中4000多名建设者的名字。新时代属于奋斗者,成千上万的改革者、创业者、实干者,正以孜孜不倦的探索、锐意革新的行动,推动中国现代化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六)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凝聚成发展的共识。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态被打破,一大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依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不必再担忧因财产而造成麻烦。致富光荣,迅速成为一条人们认可的理念。

  对个人利益的保障,突出体现在明确产权并保护产权。重新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迅速认识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迈过“姓社姓资”的争论、“姓公姓私”的迷茫,国有企业改革大踏步向前迈进,三资企业、外资企业纷纷设立,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公私分明、改革确权,充分运用法治保护个人权益、调处矛盾纠纷,极大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以每个人的奋斗推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奋斗。

  只有少数人富起来,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执政党一以贯之、念兹在兹的政策基点;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亿万中国人的现实追求。

  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山河破碎、举国悲恸。仅仅三年多时间,从八方救援到对口援建,灾区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整洁美丽现代的新家园巍然挺立,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令国外观察家感叹“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这样做”。中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天地可鉴!

 

1  2  3  4  5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