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深圳深调研】深圳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民可自己“点单”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园 宋毅 发表时间:2019-05-17 08:36

深圳设计周展览

文化服务市民自己“点单”、建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书城书吧设在市民家门口……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宋毅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衡量市民的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文化发展,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深圳,无论你是高端白领,还是目不识丁的花甲老人,都能享受到政府呈上的“文化大餐”。在这里,文化建设已经转化成切实的惠民成果,老百姓乐在其中。

A 首创“城市文化菜单”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许多没有出远门的市民,在市内就享受到了旅游大餐。大梅沙海边,夜色中,华丽的乐章奏起、万千彩色气球升空,昭示着第十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隆重举行。深圳各大公园也花样迭出,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轮番上演。

在深圳,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为大型节假日锦上添花的热闹事,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份坚持。2017年5月16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发布,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让市民尽享“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1月有新春“关爱行动”、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设计大展,2月有创意设计新锐奖、深圳国际魔术节,3月有“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时装周、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4月有深圳设计周……还有文博会、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国际科技影视周、读书月等,美不胜收。

为确保每道“大餐”色香味俱全,深圳充分发挥市宣传文化基金和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优先支持纳入“菜单”的品牌活动。同时,加大交流互动力度,搭建联系沟通平台,让各活动互通信息、互补资源,特别是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更多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共享文化福利。

再下至各区,区里“因地制宜”,又有许多更契合居民生活的文化活动。以老城区罗湖区为例,区里利用原有的“罗雪儿”网络平台,首创“罗雪儿公共文化超市”点单服务,居民从以往被动接受文化服务变为主动“点单”,老百姓需要什么,政府就送什么给老百姓。

B 不同人可享不同文化服务

2017年3月25日至4月16日,深圳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成功举办。首届音乐季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以音乐艺术为纽带,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在深圳谱写“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

此后,这项活动成为每年3月的“例牌”。白领刘先生发现,在音乐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顶尖乐团来演出,不少精彩场次都有很低的票价,“这些年,深圳在对演出的票价补贴上力度很大,还有不少是公益性演出,让高端演出离老百姓不再遥远。”

罗湖区东湖街道的胡阿姨对交响乐没什么兴趣,已经退休的她,钟情跳广场舞。如今,她的水平可不是“小打小闹”。她参加过区里组织的“千人广场舞大赛”。她所在的团队,年纪最大的人已经75岁了,年纪最小的也有50岁。即便天气炎热、汗流浃背,但大家都觉得活动很有意义,乐在其中。

不管是像刘先生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像胡阿姨这样的老人家,他们都能在深圳享受到很对自己胃口的文化大餐。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听交响乐、听讲座、看演出、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等,已成为深圳人的生活常态。

深圳目前还在推进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23个;完善文化馆联盟建设,推进全市文化馆(站)资源共享;深化公益电影市场化运作,数字公益电影院线运行良好,2017年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88万余场。

深圳文创展

C 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

深圳是一座快节奏的城市,但居民仍保有一些“慢”习惯,比如说读书。而政府服务的触角,紧跟着居民的每个需求,为居民创造便利,更好读书。

而今,居民在掌上书城APP上看到一本好书,足不出户填写地址,最快一天就可以送到家门口;没空去图书馆还书,下楼到小区门口的自助图书馆只需一分钟便可一键还书。目前,相关部门还在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及馆站联盟建设,推行以区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制,打造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全市263家图书馆和300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

《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龙岗书城、光明书城、龙华书城、湾区书城、大鹏书城和配套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作为准公共文化设施,由市财政给予原特区外几座新建书城和中心书城维修改造工程总投资50%的资金补助;由市、区给予公共服务型书吧建设运营补贴,基本上都是“免房租、免物业管理费、免水电费”。到2020年,深圳的书城将达到10座,而书吧将达到100家。

书城书吧不仅是市民读书购书的场所,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中心书城每年举办文化活动800多场,成为公共文化新地标,而简阅书吧2017年全年提供580多场次公益性文化活动,将文化讲座、名家讲堂等带到市民身边。公共书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书业的整体繁荣。得益于这样优越的读书环境,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链接

2019深圳城市文化菜单一览

34道“菜”显国际范儿

1月: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新春关爱行动;

2月: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国际魔术节;

3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全国中青年油画展;

4月: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深圳湾飓风——南山流行音乐节;

5月: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6月:深圳国际摄影大展、深圳收藏文化月;

7月:深圳舞蹈月、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深圳动漫节、深圳钢琴公开赛;

8月: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手风琴艺术周;

9月: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深圳大剧院艺术节;

10月:WTA年终总决赛、NBA中国赛(深圳站)、深澳创意周;

11月: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读书月、中国杯帆船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中国网球大奖赛;

12月:创意十二月、设计之都公益广告大赛、深圳国际马拉松、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编辑: 智韬
数字报
【文化深圳深调研】深圳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民可自己“点单”
金羊网  作者:林园 宋毅  2019-05-17

深圳设计周展览

文化服务市民自己“点单”、建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书城书吧设在市民家门口……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园 宋毅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衡量市民的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文化发展,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深圳,无论你是高端白领,还是目不识丁的花甲老人,都能享受到政府呈上的“文化大餐”。在这里,文化建设已经转化成切实的惠民成果,老百姓乐在其中。

A 首创“城市文化菜单”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许多没有出远门的市民,在市内就享受到了旅游大餐。大梅沙海边,夜色中,华丽的乐章奏起、万千彩色气球升空,昭示着第十八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隆重举行。深圳各大公园也花样迭出,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轮番上演。

在深圳,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为大型节假日锦上添花的热闹事,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份坚持。2017年5月16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发布,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让市民尽享“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1月有新春“关爱行动”、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设计大展,2月有创意设计新锐奖、深圳国际魔术节,3月有“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时装周、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4月有深圳设计周……还有文博会、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国际科技影视周、读书月等,美不胜收。

为确保每道“大餐”色香味俱全,深圳充分发挥市宣传文化基金和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优先支持纳入“菜单”的品牌活动。同时,加大交流互动力度,搭建联系沟通平台,让各活动互通信息、互补资源,特别是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更多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共享文化福利。

再下至各区,区里“因地制宜”,又有许多更契合居民生活的文化活动。以老城区罗湖区为例,区里利用原有的“罗雪儿”网络平台,首创“罗雪儿公共文化超市”点单服务,居民从以往被动接受文化服务变为主动“点单”,老百姓需要什么,政府就送什么给老百姓。

B 不同人可享不同文化服务

2017年3月25日至4月16日,深圳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成功举办。首届音乐季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以音乐艺术为纽带,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在深圳谱写“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

此后,这项活动成为每年3月的“例牌”。白领刘先生发现,在音乐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顶尖乐团来演出,不少精彩场次都有很低的票价,“这些年,深圳在对演出的票价补贴上力度很大,还有不少是公益性演出,让高端演出离老百姓不再遥远。”

罗湖区东湖街道的胡阿姨对交响乐没什么兴趣,已经退休的她,钟情跳广场舞。如今,她的水平可不是“小打小闹”。她参加过区里组织的“千人广场舞大赛”。她所在的团队,年纪最大的人已经75岁了,年纪最小的也有50岁。即便天气炎热、汗流浃背,但大家都觉得活动很有意义,乐在其中。

不管是像刘先生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像胡阿姨这样的老人家,他们都能在深圳享受到很对自己胃口的文化大餐。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听交响乐、听讲座、看演出、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等,已成为深圳人的生活常态。

深圳目前还在推进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23个;完善文化馆联盟建设,推进全市文化馆(站)资源共享;深化公益电影市场化运作,数字公益电影院线运行良好,2017年全年放映公益电影1.88万余场。

深圳文创展

C 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

深圳是一座快节奏的城市,但居民仍保有一些“慢”习惯,比如说读书。而政府服务的触角,紧跟着居民的每个需求,为居民创造便利,更好读书。

而今,居民在掌上书城APP上看到一本好书,足不出户填写地址,最快一天就可以送到家门口;没空去图书馆还书,下楼到小区门口的自助图书馆只需一分钟便可一键还书。目前,相关部门还在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及馆站联盟建设,推行以区图书馆为总馆的总分馆制,打造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全市263家图书馆和300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

《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龙岗书城、光明书城、龙华书城、湾区书城、大鹏书城和配套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作为准公共文化设施,由市财政给予原特区外几座新建书城和中心书城维修改造工程总投资50%的资金补助;由市、区给予公共服务型书吧建设运营补贴,基本上都是“免房租、免物业管理费、免水电费”。到2020年,深圳的书城将达到10座,而书吧将达到100家。

书城书吧不仅是市民读书购书的场所,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中心书城每年举办文化活动800多场,成为公共文化新地标,而简阅书吧2017年全年提供580多场次公益性文化活动,将文化讲座、名家讲堂等带到市民身边。公共书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书业的整体繁荣。得益于这样优越的读书环境,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链接

2019深圳城市文化菜单一览

34道“菜”显国际范儿

1月: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新春关爱行动;

2月: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国际魔术节;

3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全国中青年油画展;

4月: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深圳湾飓风——南山流行音乐节;

5月: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6月:深圳国际摄影大展、深圳收藏文化月;

7月:深圳舞蹈月、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深圳动漫节、深圳钢琴公开赛;

8月: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手风琴艺术周;

9月: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深圳大剧院艺术节;

10月:WTA年终总决赛、NBA中国赛(深圳站)、深澳创意周;

11月: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读书月、中国杯帆船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中国网球大奖赛;

12月:创意十二月、设计之都公益广告大赛、深圳国际马拉松、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