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老干部讲述峥嵘岁月:曾为第一颗氢弹奉献一切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闻 发表时间:2019-07-25 08:57
分享到

南海区军休所邀请退伍老干部座谈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闻 通讯员 王晓娟 杨均隆

他们有的人,亲自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有的人终身耿直,在飞机螺旋桨质量上“死磕”;有的人,不但驾驶飞机在200米低空飞行,更在万米高空帮助孕妇接生……7月23日下午,往日宁静的南海区军休所忽然热闹了起来,6名军休老干部在这里分享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故事,烂漫精彩人生,谱写英雄史诗。

年轻时的黎荫铭和妻子伍晓梅

为了第一颗氢弹奉献一切

下午5时,暖暖的夕阳下,81岁的佛山南海籍老人黎荫铭和76岁的妻子伍晓梅手牵着手,静静地走在南海军休所的小路上。由于长期被辐射影响,黎荫铭的视力已极度微弱,听力也不好,伍晓梅就成了他的“眼睛”和“耳朵”。

黎荫铭是北京大学毕业,伍晓梅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更是我国首颗氢弹试验的亲历者和奋斗者。作为军人,黎荫铭把一切奉献给了祖国。

时间回到1963年,北大毕业的黎荫铭被分配到解放军某训练基地研究所从事核试验工作。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随即在1966年就投入了氢弹试验。与美苏英法的路径不同,我国于敏院士提出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光压促使氢弹产生核聚变的方法。黎荫铭的部队的任务,正是要在新疆马兰基地论证于敏院士的设想。

“当时红山研究所还没有建好,我们都是在某临时实验室进行准备工作。”黎荫铭回忆(由于身体原因,伍晓梅替黎荫铭发言)。执行任务的先遣部队条件艰苦,住的是地窝子(一大半截在地下,地面部分高约一二尺,有窗子可以采光,烧炉子取暖的窝棚),吃的、用的水都是用水车拉来放在大铁箱中。那年冬天特别冷,黎荫铭只有一床3斤的军被,御寒主要靠皮大衣,但皮大衣短、盖得头来盖不了脚,晚上睡觉冻得相当难受。此外,黎荫铭和战士们还要负责在实验室机场跑道进行人工扫雪。

最让黎荫铭记忆深刻的是1966年12月28日12时。搭载着氢弹试验的取样飞机一落地,负责取样的同志就冒着强放射性的危险,迅速从机翼下卸下取样器,取出过滤材料,分剪、包装、入屏蔽铅罐,转送实验分析室。此时的黎荫铭正待命在实验室中,样品一到,立即进行已经操练多次的分析程序。一切进展顺利,快速、准确、及时地报出了可靠结果。证明了于敏院士的氢弹设计原理是可行的、成功的,最终促使了我国氢弹试验于1967年正式成功。

完成了这个举世壮举,黎荫铭却因为超辐射剂量使眼睛受到影响,1994年按特殊工种可55岁退休,部队挽留再工作4年直到1998年全身退休。“都说我们在大漠、深山艰苦奋斗默默无闻工作了几十年,我们认为值得”,黎荫铭在感言中写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就是历史的规律,“我只是说,我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样走过。”

年轻时的姚中华(左一)

原则问题上决不容一丝马虎

在同僚眼中,如今在南海军休所的老军人姚中华最大的特质就是“倔”,倔到什么程度?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容一丝马虎,甚至不怕丢官降级。

1968年入伍的姚中华长期在国防施工岗位上任职,并于1975年在空军工程大学学习飞机及发动机制造。1988年,姚中华解决了飞机外场桨叶腐蚀的重大技术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组织工厂有关人员经过两年努力编写了《军用螺旋桨通用规范》并获准使用,填补了本行业的空白,被空工评为质量先进个人奖和优秀党员。

1997年底,姚中华正式退休,为了解决他的生活待遇问题,支部提议给他记三等功,他坚决拒绝并让给了另一位老同志。

空军飞行员李满年

跟云层较劲的超低空飞行员

1947年出生的空军飞行员李满年几乎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作为飞行时长长达7000小时的资深飞行员,李满年和天空的故事数不胜数。

1978年夏,湖北省发生特大干旱,李满年所在部队两架飞机奉命飞赴武汉地方抗旱。当时,李满年驾驶伊尔—12飞机飞到云上(如积雨云、雨层云、浓积云)播洒盐粉进行人工降雨。一天中午,省气象台观察到靠近安徽的罗田地区上空正形成两块浓积云。李满年赶紧起飞,当飞机爬高到2000米时,机组决定从两块独立的浓积云中间飞越过去。“这两块在6000米高的浓积云发散得特别快,未等我们的飞机穿越,这两块浓积云就连起来了,飞机向后转已来不及了。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时,机组决定向前飞进云中,特大的气流强烈地颠簸抖动,飞机像失去缰绳的野马无法操纵。幸好,大约两分钟后,飞机穿过云层,初步检查性能还良好。“当时的心情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如果飞机倾侧到45度以上就会失速掉下来,造成机毁人亡,甚至在强烈的雷电区中飞行,飞机也会发生爆炸。”

更传奇的一次,李满年更当上了“助产员”。上世纪90年代末,李满年执行进藏空运任务,飞机上还有一对在西藏工作的夫妻,妻子挺着大肚子。当飞机起飞不久,妻子忽然就肚子痛,马上就要生产。机组当即向机舱乘客广播寻找医生或稍懂得医学接生的大夫,随后,一位稍懂医的赤脚医生主动过来帮忙。为了让妇女顺利生产,机组人员拿来帆布、剪刀配合医生,更将飞机飞到12000米高空以上,让飞机摆脱颠簸状态,地面指挥所也积极配合,指挥所有的军用、民用飞机对李满年所在飞机进行避让。最终,孕妇顺利生产,并在飞机降落后被送到空军医院。临走时,丈夫十分感激,向机组人员和解放军道谢,“我们都对他说,你的孩子名字就叫‘天生’,非常有纪念意义。”

编辑:海辉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浙江建德:江雾迷蒙好纳凉

  • 江西全南县 来穗推荐旅游 2019-07-22
  • 暑期空运忙 掌握窍门让托运行李更安全 2019-07-22
  • 体验多彩夏日向滨海城市出发 2019-07-22
  • 加拿大推新规:航空公司超售机票须赔最高2400加元 2019-07-18
  • 敦煌莫高窟因降雨年内第二次临时关闭 2019-07-18
  • 吴哥古迹游客量下降柬埔寨整改"零团费"跟团游 2019-07-17
  • 大中小学生暑期游江西4A级以上景区免收大门票 2019-07-17
  • 柬埔寨将打击“零团费”旅游 2019-07-16

穿梭重庆:与“亚洲龙”在山城共舞

  • ​传祺GS3国六版上市到店 售价7.68万元起 2019-07-18
  • 2019款东南DX7上市 售8.99-12.99万元 2019-07-15
  • 全新奔驰A级两厢上市 售25.78万元-27.38万元 2019-07-15
  • 长安欧尚科赛5上市 售价6.99万元-7.99万元 2019-07-15
  • 2020款江淮瑞风S3上市 售6.79万-8.79万 2019-07-15
  • 荣威ei6 PLUS全新上市 补贴后售价14.78-17.88万元 2019-07-10
  • ​荣威RX5 MAX动力曝光 搭载1.5T/2.0T发动机 2019-07-10
  • ​全新一代Polo Plus评测:驾趣超越同级 2019-07-10

小米突发1.62亿奖金!每位员工1000股股票 约7880元

  • 巴菲特天价午餐生变故!孙宇晨今日宣布取消会面 2019-07-23
  • 瑞幸咖啡携手Americana集团开拓中东印度业务 2019-07-22
  • 2019《财富》世界500强发布,苏宁易购连续三年入围 2019-07-22
  • 《财富》世界500强:京东跃升至139位 成中国互联网之首 2019-07-22
  • 什么鬼?奔驰共享汽车被偷 “偷车贼”却称汽车是自己的 2019-07-22
  • 小野电子烟融资3000万元!罗永浩的“新事业”有望了 2019-07-22
  • 人才变费财!李楠宣布离职 罗永浩祝福“早该离开了” 2019-07-19
  • 2019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出炉!华为第一 2019-07-19

博物院上演秦俑主题儿童剧

  • 畅游藏东南:旅游扶贫结硕果,美丽富裕双丰收 2019-07-24
  • 明明能靠颜值偏偏要靠才华 她的新书《琥珀》为何被麦家推崇? 2019-07-22
  • 客家掌故——《谁出钱?》 2019-07-19
  • 聚焦毕加索艺术生涯前30年 毕加索原作来京展出 2019-07-18
  • 怼得漂亮!公益新歌吐槽不文明行为 2019-07-18
  • 聚焦海外中国学:今天,世界这样认识中国 2019-07-18
  • 聊聊海外中国学:这门知彼知己之学,你真的了解吗? 2019-07-18
  • 莫拉夫奇克:从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中汲取智慧 2019-07-18

水果海鲜混搭风? 这些菜品很撩人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 “根菜”大量上市 大块头有大滋味 2019-02-01
  • 珠圆肉润贝当造 2019-01-28
  • 吃货们敢不敢挑战日本名菜“白子”? 2019-01-23
金羊图库
  • 鲍里斯·约翰逊当选英国保守党领袖
  • 阿姆斯特朗登月宇航服重新与公众见面
  • 天宇上演月偏食
  • 俄罗斯海军日阅兵彩排有序进行
  • 探访美国洛杉矶的“蛇形画廊”
  • 夏日野柳美
  • 环湖赛第四赛段:圆点衫绿衫均未易主
  • 长江铜陵段水位持续上涨 安徽铜陵迎战洪峰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香港卫生署公布疑似冒牌HPV疫苗中期化验结果:无疫苗成分
2019-07-24 22:51:29
小区树木被剃成“无叶杈” 大夏天这么“秃然”是为啥?
2019-07-24 22:51:29
广州解放北路-应元路人行天桥将拆除,绕行攻略在这里
2019-07-24 18:36:25
广州增城部分街道行政区调整:新设荔湖、宁西街道
2019-07-24 18:36:25
广州南沙新区将打造“五位一体”特色公交站场
2019-07-24 18:36:2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军休老干部讲述峥嵘岁月:曾为第一颗氢弹奉献一切
金羊网  作者:张闻  2019-07-25
7月23日下午,往日宁静的南海区军休所忽然热闹了起来,6名军休老干部在这里分享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故事。

南海区军休所邀请退伍老干部座谈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闻 通讯员 王晓娟 杨均隆

他们有的人,亲自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有的人终身耿直,在飞机螺旋桨质量上“死磕”;有的人,不但驾驶飞机在200米低空飞行,更在万米高空帮助孕妇接生……7月23日下午,往日宁静的南海区军休所忽然热闹了起来,6名军休老干部在这里分享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故事,烂漫精彩人生,谱写英雄史诗。

年轻时的黎荫铭和妻子伍晓梅

为了第一颗氢弹奉献一切

下午5时,暖暖的夕阳下,81岁的佛山南海籍老人黎荫铭和76岁的妻子伍晓梅手牵着手,静静地走在南海军休所的小路上。由于长期被辐射影响,黎荫铭的视力已极度微弱,听力也不好,伍晓梅就成了他的“眼睛”和“耳朵”。

黎荫铭是北京大学毕业,伍晓梅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更是我国首颗氢弹试验的亲历者和奋斗者。作为军人,黎荫铭把一切奉献给了祖国。

时间回到1963年,北大毕业的黎荫铭被分配到解放军某训练基地研究所从事核试验工作。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随即在1966年就投入了氢弹试验。与美苏英法的路径不同,我国于敏院士提出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光压促使氢弹产生核聚变的方法。黎荫铭的部队的任务,正是要在新疆马兰基地论证于敏院士的设想。

“当时红山研究所还没有建好,我们都是在某临时实验室进行准备工作。”黎荫铭回忆(由于身体原因,伍晓梅替黎荫铭发言)。执行任务的先遣部队条件艰苦,住的是地窝子(一大半截在地下,地面部分高约一二尺,有窗子可以采光,烧炉子取暖的窝棚),吃的、用的水都是用水车拉来放在大铁箱中。那年冬天特别冷,黎荫铭只有一床3斤的军被,御寒主要靠皮大衣,但皮大衣短、盖得头来盖不了脚,晚上睡觉冻得相当难受。此外,黎荫铭和战士们还要负责在实验室机场跑道进行人工扫雪。

最让黎荫铭记忆深刻的是1966年12月28日12时。搭载着氢弹试验的取样飞机一落地,负责取样的同志就冒着强放射性的危险,迅速从机翼下卸下取样器,取出过滤材料,分剪、包装、入屏蔽铅罐,转送实验分析室。此时的黎荫铭正待命在实验室中,样品一到,立即进行已经操练多次的分析程序。一切进展顺利,快速、准确、及时地报出了可靠结果。证明了于敏院士的氢弹设计原理是可行的、成功的,最终促使了我国氢弹试验于1967年正式成功。

完成了这个举世壮举,黎荫铭却因为超辐射剂量使眼睛受到影响,1994年按特殊工种可55岁退休,部队挽留再工作4年直到1998年全身退休。“都说我们在大漠、深山艰苦奋斗默默无闻工作了几十年,我们认为值得”,黎荫铭在感言中写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就是历史的规律,“我只是说,我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样走过。”

年轻时的姚中华(左一)

原则问题上决不容一丝马虎

在同僚眼中,如今在南海军休所的老军人姚中华最大的特质就是“倔”,倔到什么程度?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容一丝马虎,甚至不怕丢官降级。

1968年入伍的姚中华长期在国防施工岗位上任职,并于1975年在空军工程大学学习飞机及发动机制造。1988年,姚中华解决了飞机外场桨叶腐蚀的重大技术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组织工厂有关人员经过两年努力编写了《军用螺旋桨通用规范》并获准使用,填补了本行业的空白,被空工评为质量先进个人奖和优秀党员。

1997年底,姚中华正式退休,为了解决他的生活待遇问题,支部提议给他记三等功,他坚决拒绝并让给了另一位老同志。

空军飞行员李满年

跟云层较劲的超低空飞行员

1947年出生的空军飞行员李满年几乎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作为飞行时长长达7000小时的资深飞行员,李满年和天空的故事数不胜数。

1978年夏,湖北省发生特大干旱,李满年所在部队两架飞机奉命飞赴武汉地方抗旱。当时,李满年驾驶伊尔—12飞机飞到云上(如积雨云、雨层云、浓积云)播洒盐粉进行人工降雨。一天中午,省气象台观察到靠近安徽的罗田地区上空正形成两块浓积云。李满年赶紧起飞,当飞机爬高到2000米时,机组决定从两块独立的浓积云中间飞越过去。“这两块在6000米高的浓积云发散得特别快,未等我们的飞机穿越,这两块浓积云就连起来了,飞机向后转已来不及了。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时,机组决定向前飞进云中,特大的气流强烈地颠簸抖动,飞机像失去缰绳的野马无法操纵。幸好,大约两分钟后,飞机穿过云层,初步检查性能还良好。“当时的心情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如果飞机倾侧到45度以上就会失速掉下来,造成机毁人亡,甚至在强烈的雷电区中飞行,飞机也会发生爆炸。”

更传奇的一次,李满年更当上了“助产员”。上世纪90年代末,李满年执行进藏空运任务,飞机上还有一对在西藏工作的夫妻,妻子挺着大肚子。当飞机起飞不久,妻子忽然就肚子痛,马上就要生产。机组当即向机舱乘客广播寻找医生或稍懂得医学接生的大夫,随后,一位稍懂医的赤脚医生主动过来帮忙。为了让妇女顺利生产,机组人员拿来帆布、剪刀配合医生,更将飞机飞到12000米高空以上,让飞机摆脱颠簸状态,地面指挥所也积极配合,指挥所有的军用、民用飞机对李满年所在飞机进行避让。最终,孕妇顺利生产,并在飞机降落后被送到空军医院。临走时,丈夫十分感激,向机组人员和解放军道谢,“我们都对他说,你的孩子名字就叫‘天生’,非常有纪念意义。”

编辑:海辉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推动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
21:16
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
16:35
广东司法机关:民企涉案慎捕 违法“查扣冻”立改
08:57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创新经济模式全省推广
08:57
大湾区干细胞产业有望跑出加速度 新药仍有待突破
08:57
穗莞深城际国庆前通车 广州到深圳三铁路哪条最方便?
08:57
从医四十年他努力让患者满意 最难忘的经历是遗憾
08:57
从专科生到研究生 徐晓钏完成了“士兵突击”的蜕变
08:57
“12306”强制获取个人信息 不同意就页面闪退?
08:57
半场连折两将 广州恒大主场不敌上港足协杯出局
08:57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