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次地方考察,习近平关注哪些重点

来源:新华网 作者:程瑶 发表时间:2020-05-14 20:03
分享到

新华网 程瑶

【学习进行时】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这是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习近平第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总书记这6次地方考察关注的重点。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山西农业产业基地、移民新村、文物保护单位、改革示范区和企业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

这是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习近平第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各项重任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按下治国理政“快进键”,密集的考察和考察中关注的重点蕴含深意,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疫情防控慎终如始

“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疫情新燃点,决不能前功尽弃。”5月12日,习近平在听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

6次考察,习近平对疫情防控的关注贯穿始终。

在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的2月,他深入北京社区、医院、疾控中心,要求“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3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鼓励科研人员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

3月10日,习近平来到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的湖北武汉,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看望医务人员和患者,深入社区了解物资供应,叮嘱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3月29日至4月1日浙江考察时,虽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习近平依然强调,“防控疫情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陕西考察时,他特意前往学校食堂,了解学生伙食和复学后疫情防控情况,叮嘱他们加强学校重点场所消毒,为复学复课提供安全的环境。

这次山西考察,在恢弘伟丽的云冈石窟,习近平叮嘱景区工作人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加强引导、控制人流,避免因大规模人员聚集引发疫情复燃。

……

考察中的一句句叮嘱、一个个细节,无不体现出总书记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牵挂。

复工复产时不我待

当前,全国防疫工作进入新阶段,既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更好复工复产,是习近平12日在山西太钢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也是各地各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

疫情突如其来,经济社会发展却不能长期停滞。如何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是习近平始终关心的大事。

早在3月10日湖北考察时,习近平就强调,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浙江考察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持续向好,习近平提出新要求,强调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陕西考察,习近平要求国有大型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这次疫情确实给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但危与机从来都是同生共存。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成为我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契机。

只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就能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

脱贫攻坚响鼓重锤

从秦巴山区到太行深处,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总书记关注的目光更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按下脱贫攻坚的“快进键”。

5月11日,山西考察的第一站,习近平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了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考察首站的选择不仅体现了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重视,也凸显了发展产业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曾经极度贫困的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木耳、中药材、旅游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大同市云州区的黄花产业去年带动贫困户户均收入1万多元,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功不可没。习近平夸奖金米村村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称赞黄花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本质上是对产业脱贫的肯定和支持。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完成脱贫任务后,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这是习近平深入各地农村考察时提出的要求。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乡亲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生态文明常抓不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的最深入人心的“金句”之一,也是最近3次考察习近平频频提及的一句话。

这次山西考察,习近平对太原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表示欣慰。一度受到严重污染的山西“母亲河”汾河,通过“九河”综合治理工程,最终达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

治理汾河不仅是恢复生态、回归绿水青山,还关系到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甚至是历史文化财富。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关停矿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还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陕西省老县镇蒋家坪村,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证明。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浙江余村村,习近平指出,要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清洁生产等都是习近平强调的重点;在山西,习近平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环境就是民生。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让生态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互相成就,人民才能获得更大福祉。

编辑: alan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 打卡 | 等你来遛娃,广州周边春游地① 2020-03-11
  • 【春光好·古镇篇(下)】春已不远,静待花开 2020-03-10

体验全新奥迪A6L:智能实用高科技

  • 东风日产整车产量突破1200万辆! 2020-05-14
  • 威马EX5-Z上线毛豆新车网 2020-05-14
  • 庆铃五十铃M系列中体轻卡广州上市 2020-05-13
  • 三项配置升级 2020款第四代途胜上市 2020-05-13
  • 全新一代瑞虎7广州区域上市 推出6款车型 2020-05-11
  • 江淮纯电轿跑iC5上市 补贴后14.99万元起售 2020-05-11
  • 2021款吉利嘉际曝光 全系标配6座 2020-05-11
  • 广汽丰田4月销量63607台 2020-05-09

中消协:应尽快将智能快件箱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

  • “带货明星”王祖蓝返东莞了!带着中国“制造业之都”上直播! 2020-05-14
  • 只因打了一个咨询电话 女子被不同“58同城”业务员“骚扰”半年 2020-05-14
  • 广州这条5G公交线:手机可查 公交车挤不挤 2020-05-14
  • 超三成“宝宝”学龄前触网 2020-05-14
  • 影剧院等娱乐场所可限流开放 2020-05-14
  • 研究人员开发出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新方法 2020-05-13
  • 英国网友揭露特斯拉新车故障:方向盘被我拽下来了 2020-05-13
  • 瑞幸咖啡“挥泪斩马谡”:CEO、COO双双被停职 2020-05-13

(视频➕组图)精美!世遗宝藏龙门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粤博

  • 周建平博士“云端”讲授意识形态与工会工作 2020-05-13
  • 2020国际护士节特别节目《英雄花开》5月12日播出,广东文艺界最强阵容向医护人员致敬! 2020-05-10
  • 文化与科学:中医的知识社会学解读 2020-05-09
  • 专家:数字文化新消费将成“后疫情时代”新机遇 2020-05-09
  • 宁夏中卫发现分布有岩画的原始聚落遗址 2020-05-09
  • 博洛尼亚童书展2020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花落中国 2020-05-09
  • 实体书店也送图书“外卖” 2020-05-09
  • 谁是孩子们的最强偶像?原来都在这本书里 2020-05-07

复工季宅家办公也要好好吃饭 广州餐厅外卖揾食攻略请收藏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 各位女神,请收下这份甜蜜福利 2020-03-11
  • 小白瞬间变身美食达人!盘点疫情期最受欢迎半成品菜 2020-03-05
  • 中华鳖、乌龟按水生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通知,不列入禁食名录 2020-03-04
金羊图库
  • 新建安顺至六盘水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 云冈石窟保养忙
  • 雨中初夏景如画
  • 浙江东阳:微笑绽放在校园
  • 笑起来真好看
  • 重庆南川:初夏管护忙
  • 安徽黄山:满架蔷薇一院香
  • 珠峰夕照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国家卫健委: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近10日减少了22%
2020-05-14 19:08:16
广东明确影剧院、游艺厅等娱乐场所可限流开放
2020-05-14 18:22:18
钟南山院士团队建立新冠肺炎危重预测模型 准确率达88%
2020-05-14 19:02:43
六次协调不成,因为这个突破口终于电梯要加装了
2020-05-14 18:24:29
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这事必须彻查严惩
2020-05-14 06:42:0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6次地方考察,习近平关注哪些重点
新华网  作者:程瑶  2020-05-14
为您梳理解读总书记这6次地方考察关注的重点。

新华网 程瑶

【学习进行时】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这是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习近平第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总书记这6次地方考察关注的重点。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山西农业产业基地、移民新村、文物保护单位、改革示范区和企业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

这是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习近平第6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各项重任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按下治国理政“快进键”,密集的考察和考察中关注的重点蕴含深意,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疫情防控慎终如始

“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疫情新燃点,决不能前功尽弃。”5月12日,习近平在听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

6次考察,习近平对疫情防控的关注贯穿始终。

在疫情防控形势还很严峻的2月,他深入北京社区、医院、疾控中心,要求“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3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鼓励科研人员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

3月10日,习近平来到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的湖北武汉,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看望医务人员和患者,深入社区了解物资供应,叮嘱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3月29日至4月1日浙江考察时,虽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习近平依然强调,“防控疫情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陕西考察时,他特意前往学校食堂,了解学生伙食和复学后疫情防控情况,叮嘱他们加强学校重点场所消毒,为复学复课提供安全的环境。

这次山西考察,在恢弘伟丽的云冈石窟,习近平叮嘱景区工作人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加强引导、控制人流,避免因大规模人员聚集引发疫情复燃。

……

考察中的一句句叮嘱、一个个细节,无不体现出总书记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牵挂。

复工复产时不我待

当前,全国防疫工作进入新阶段,既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更好复工复产,是习近平12日在山西太钢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也是各地各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

疫情突如其来,经济社会发展却不能长期停滞。如何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是习近平始终关心的大事。

早在3月10日湖北考察时,习近平就强调,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浙江考察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持续向好,习近平提出新要求,强调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陕西考察,习近平要求国有大型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这次疫情确实给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但危与机从来都是同生共存。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成为我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契机。

只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就能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

脱贫攻坚响鼓重锤

从秦巴山区到太行深处,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总书记关注的目光更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按下脱贫攻坚的“快进键”。

5月11日,山西考察的第一站,习近平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了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考察首站的选择不仅体现了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重视,也凸显了发展产业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曾经极度贫困的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木耳、中药材、旅游等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大同市云州区的黄花产业去年带动贫困户户均收入1万多元,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功不可没。习近平夸奖金米村村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称赞黄花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本质上是对产业脱贫的肯定和支持。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完成脱贫任务后,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这是习近平深入各地农村考察时提出的要求。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乡亲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生态文明常抓不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的最深入人心的“金句”之一,也是最近3次考察习近平频频提及的一句话。

这次山西考察,习近平对太原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表示欣慰。一度受到严重污染的山西“母亲河”汾河,通过“九河”综合治理工程,最终达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要求。

治理汾河不仅是恢复生态、回归绿水青山,还关系到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甚至是历史文化财富。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关停矿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还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陕西省老县镇蒋家坪村,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证明。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浙江余村村,习近平指出,要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展清洁生产等都是习近平强调的重点;在山西,习近平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环境就是民生。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让生态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互相成就,人民才能获得更大福祉。

编辑: ala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第一观察 | 总书记“非常时期”的“非常节奏”
16:44
热解读丨再赴山西,习近平为何多次提到这个关键词
16:44
中消协建议:尽快将智能快件箱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
08:53
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特医奶粉? 湖南再现大头娃娃
08:54
深圳都市圈“官宣”要提速 临深或建大型安居社区
08:54
佛山主播创业逐鹿一线梯队 期盼政府维护行业生态
08:54
“种植+”让农民大赚外快 高产示范农田引来自驾游客
08:55
曾是城中老大现在清拆谋变 广州艺苑歌舞厅将焕新
08:55
湛江首次记录到珍稀水鸟黄嘴白鹭
08:55
【中国梦·践行者】扎根海岛行医11年 詹国境坚守急救中心随时待命
08:56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