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福尔摩斯般破解疫情“迷局”——他们为何被感染?

来源:金羊网 作者:符畅 谭铮 丰西西 发表时间:2020-02-17 09:32
分享到

金羊网记者 符畅 谭铮 丰西西 通讯员 穗卫健宣

没去过武汉,为何感染新冠病毒?一栋居民楼里,为何相继出现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犹如抗疫战场上的“尖刀兵”,用科学的分析、缜密的“侦查”手段,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搜索着和病毒有关的蛛丝马迹,抽丝剥茧般“挖”出真相,为疫情防控争抢更多时间,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寻找“真相”的?

A 互不相识怎么齐齐染病?

一个辖区内,从未有交集的两个陌生家庭,家中所有成员近期没有出远门的记录,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疫区人员,却齐齐被确诊染上新冠肺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广州的两个本地案例引起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2月初某天夜晚,广州市某区疾控中心收到了一份来自某三甲大型医院的送检病例标本,经检测,此病例标本结果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疾控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感染的来源。

确诊患者A女士是广州本地人。她表示,发病前14天没有到湖北或武汉居住或旅行,一直生活在广州,也没有接触过疫区人员。疾控调查人员按惯例对其发病前的活动轨迹和接触情况进行了解。除了提到年三十有外出用餐的情况外,专家找不到任何能确认其感染来源的线索。

很快,A女士的先生和女儿也被确诊患上了新冠肺炎,他们在发病前14天也一直在广州,也没有接触过疫区人员。

这让疾控专家们有些困惑。因此,A女士一家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时也没有结论。

就在此时,同一个辖区内的另一个家庭的B女士也被确诊了。和A家庭相似的是,B女士没有疫区人员的接触史,也没有出过远门。

那B女士到底是怎么被传染的呢?疾控专家们再次陷入了“迷局”。后经仔细询问,B女士的丈夫突然提到:年三十那天,他们一家曾到某餐馆吃饭。

“某餐馆的名字引起我们一个工作人员注意:这个名字很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原来,上述两个陌生的家庭,年三十的同一个时段在同一个餐馆、同一楼层的临窗位置用餐。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同时被感染呢?疾控专家开始回溯之前的案例,一个到广州游玩的湖北家庭的案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家人居住的酒店就在这个餐馆附近!

专家们调查发现,大年三十同一时段,这一家人也在A家庭、B家庭就餐的餐馆聚餐,且就坐在A、B两家中间,三个家庭间相距不超1米。

谜题终于揭开,A、B两家并非本地病例,而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与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有了接触。

无意间感染上病毒的,并不止A、B两家。此前,佛山一名57岁的阿伯,就是因为一次聚会上被5名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朋友敬过酒,从而导致被感染。

B 同一栋楼靠什么“传染”?

近期,广州市某区一栋居民楼内,相继出现了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们是怎么被感染的呢?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们抽丝剥茧,力图还原过程,寻找真相。

5例病例中有3例(广州市确诊病例A、B、C)属于一号家庭成员,他们是一家三口。三人均表示,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来自疫区人员。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疾控专家得知,病例A和病例B两夫妻曾在1月中旬从外省坐火车来广州找其孩子(病例C)。火车中途经停武汉,推测可能因同乘旅客中有未知的新冠肺炎病人,两人因车厢内密切接触而感染,后再通过家庭密切接触传给病例C。

二号家庭是同一栋楼的另一层住户,是一对夫妻(病例D、病例E)。两人也表示,没有与确诊病例和疫区人员接触史。

同一栋楼接连两个家庭“中招”,其中有何蹊跷?经过询问了解,一号家庭和二号家庭平时并没有交集。难道二号家庭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的?调查一时陷入了困局。

随后,疾控中心专家对该楼的电梯、空气、门把手等采样分析,结果发现,一号家庭大门把手的标本检测结果为核酸阳性,其余标本结果都为阴性。这提示,一号家庭的病例可能通过咳嗽、打喷嚏、接触等方式将带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播散到大楼的外环境中。

广州市、区疾控中心专家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病例的溯源调查。结果发现:1月23日前,该楼的住户基本没有戴口罩,并习惯按“关门键”以加速电梯闭门;通过细致观察,病例B有在电梯擤鼻涕的行为,这可能导致了新冠病毒在电梯内部播散;病例E在发病前曾两次在病例B前、后1分钟进出电梯,且在按完电梯按键后使用牙签剔牙。

将这三个发现联系起来,疾控中心专家推断,病例E极可能是因为和病例B同乘电梯,由于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而接触新冠病毒导致感染。之后,再经家庭密切接触传染给病例D。

那么,为何电梯的环境采样检测为阴性呢?疾控专家表示,可能是由于时间过去太久,电梯内部也经过了多轮消毒,因此无法检出病毒核酸。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新冠肺炎病人如果没有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口罩,其通过咳嗽、打喷嚏、接触等方式将飞沫等散播在外环境后,极有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残留在物品表面或密闭空间的空气中。专家呼吁,广大市民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他人。

C 开个短会就“中招”了?

女生Y在广州从事服装批发工作,老家湛江,在广州与两名哥哥同住。

1月18日,Y的老板去武汉分店出差,19日返回广州。当天,他召集了店长和Y一起开了1个小时简短会议。开会时都没有戴口罩。

当晚,Y感到咽痛,自行服用了感冒药,感觉症状有所好转。

1月23日,Y与两位哥哥回湛江过年,当天晚上到家与家人一起就餐。24日,老板告诉员工,21日他前往加拿大时出现发热,目前就诊服药。Y一得知这个消息马上警惕起来,老板在几天前就去过武汉!当时大家都没戴口罩,自己有可能被感染了!因此Y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仍在下午去了医院就诊。就诊后回家在自我单间隔离观察,并单独就餐,不外出、与家人保持距离。

1月27日凌晨,Y出现发热、畏寒、喉咙疼等症状,并伴有乏力、肌肉酸痛,她马上觉得不妥,早上再次去到医院就诊并接受隔离治疗。28日,Y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9日,Y得知老板也被确诊。

由于Y防病意识较强,回到家乡后得知自己老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采取了相应措施,Y的家人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目前正值返工时节,返工时应如实告知单位自己的旅行史(是否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广东),主动配合单位做好隔离、健康登记等工作。

办公场所应该多通风、多消毒。如果是多人一起办公,每个人都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单位如果有饭堂的要实行分餐制、错峰就餐。此外,应少开会、开短会。开会前应做好场所的消毒和通风。参会人数不要太多,会议期间佩戴好口罩。会议结束后也要做好场地打扫、消毒和通风。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如何储存食物?里面学问大!

  • 一周不出门 请收好这份囤菜指南! 2020-02-13
  • 宅家趣体验云游博物馆 2020-02-13
  • 新加坡航空空客A350—900将执飞北京—新加坡航线 2020-02-07
  • 马蹄糕岁月凝就甜美滋味 2020-02-06
  • 千年古刹旁地道广州味 2020-02-06
  • 新春过大年新手出省自驾游宝典 2020-02-03
  • 国外网红打卡地虽好出游安全是首位 2020-02-03
  • 在购书中心遇见最文艺的面包新语 2020-01-19

试驾第二代传祺GS4:全面焕新后的“传奇”

  • 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上市 全系标配负离子除菌系统 2020-02-14
  • 吉利ICON将暂缓上市 改为线上发布 2020-02-14
  • 全球首款量产无人驾驶纯电SUV GE13正式命名 2020-02-14
  • ​福克斯RS或推出插电混动版本 2020年上市 2020-02-13
  • 3.6秒破百!新款奥迪RS6 Avant官图发布 2020-02-13
  • 全新起亚Sorento内饰公布 3月3日正式发布 2020-02-13
  • 2024款保时捷Macan将仅配备纯电驱动版本 2020-02-13
  • ​【导购】3款15万级自带车内空气净化系统的车型 2020-02-10

100倍变焦,1.08亿像素主摄,一文看完三星重磅新品

  • 阿里财报:净利润523.09亿元,同比增长58.2% 2020-02-14
  • 运维小哥坚守武汉 为车辆消毒至双手泡皱 2020-02-14
  • 再延长45天!美国政府第4次对华为许可证延期 2020-02-14
  • 2020年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是董明珠!华为海思总裁排第六 2020-02-13
  • 用完的口罩别丢!复旦大学:用这个方法消毒可反复使用 2020-02-11
  • 广州2019年第四季度共享单车考核结果出炉 2020-02-11
  • 广州联通“云支撑”数十万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 2020-02-11
  • 续租涨价10%-30%!自如公寓被爆趁疫情哄抬租金 2020-02-10

春节“约会”齐白石

  • ​《中央党校学习笔记》第五次印刷||根植理性 心有火焰 文气沛然 2020-02-14
  • 北京市新华书店全力保障中小学课本发行 2020-02-12
  • 科学指南、文博体验……好节目陪伴非常假期 2020-02-12
  • 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老鼓楼衙署遗址新揭露29处遗址 2020-02-12
  • 50个小时!中国儿艺创作出“送给春天的童话” 2020-02-12
  • 1.5万部影音资源免费看 安徽丰富群众“宅”生活 2020-02-12
  • “中国阴山岩画第一人”盖山林去世 享年85岁 2020-02-12
  • 昔日古玩行是什么样? 2020-02-12

干杯!十月里多个德国啤酒节开锣

  • 喜欢吃日料 不懂清酒怎么行?

    ——掌握这几点,清酒小白也懂行 2019-12-02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炎炎夏日来份凉菜才是正经事 2019-07-10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最佳赏味期 抢鲜当造夏滋味 2019-05-3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金羊图库
  • 好看还能吃 比利时举办巧克力时装节
  • 疫情下的广州众生相
  • 杭州西湖春意初现 景区游客踪影难觅
  • 跟随镜头进入南极洲 极地“精灵”安逸享受生活
  • 南京迎大雾 高空似“天宫”
  • “超级英雄”投身环保事业 走上沙滩捡垃圾
  • 巨浪冲浪挑战赛 男子浪中穿行惊险刺激
  • 疫情之下“逆行”的武汉快递员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33例 武汉1690例
2020-02-17 08:54:36
一线党旗飘|“90后”女检测员的“逆行之旅”
2020-02-17 06:58:03
武汉:严格公共场所开放管理 必须开放的实行扫码入出
2020-02-17 06:46:23
美驻伊使馆遭多枚火箭弹袭击,现场火光冲天传出巨大爆炸声
2020-02-17 06:48:40
巴基斯坦南部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 至少5人死亡
2020-02-17 06:48:40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广东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福尔摩斯般破解疫情“迷局”——他们为何被感染?
金羊网  作者:符畅 谭铮 丰西西  2020-02-17
抽丝剥茧般“挖”出真相,为疫情防控争抢更多时间,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

金羊网记者 符畅 谭铮 丰西西 通讯员 穗卫健宣

没去过武汉,为何感染新冠病毒?一栋居民楼里,为何相继出现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流行病学调查专家们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犹如抗疫战场上的“尖刀兵”,用科学的分析、缜密的“侦查”手段,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搜索着和病毒有关的蛛丝马迹,抽丝剥茧般“挖”出真相,为疫情防控争抢更多时间,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寻找“真相”的?

A 互不相识怎么齐齐染病?

一个辖区内,从未有交集的两个陌生家庭,家中所有成员近期没有出远门的记录,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疫区人员,却齐齐被确诊染上新冠肺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广州的两个本地案例引起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2月初某天夜晚,广州市某区疾控中心收到了一份来自某三甲大型医院的送检病例标本,经检测,此病例标本结果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疾控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感染的来源。

确诊患者A女士是广州本地人。她表示,发病前14天没有到湖北或武汉居住或旅行,一直生活在广州,也没有接触过疫区人员。疾控调查人员按惯例对其发病前的活动轨迹和接触情况进行了解。除了提到年三十有外出用餐的情况外,专家找不到任何能确认其感染来源的线索。

很快,A女士的先生和女儿也被确诊患上了新冠肺炎,他们在发病前14天也一直在广州,也没有接触过疫区人员。

这让疾控专家们有些困惑。因此,A女士一家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时也没有结论。

就在此时,同一个辖区内的另一个家庭的B女士也被确诊了。和A家庭相似的是,B女士没有疫区人员的接触史,也没有出过远门。

那B女士到底是怎么被传染的呢?疾控专家们再次陷入了“迷局”。后经仔细询问,B女士的丈夫突然提到:年三十那天,他们一家曾到某餐馆吃饭。

“某餐馆的名字引起我们一个工作人员注意:这个名字很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原来,上述两个陌生的家庭,年三十的同一个时段在同一个餐馆、同一楼层的临窗位置用餐。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同时被感染呢?疾控专家开始回溯之前的案例,一个到广州游玩的湖北家庭的案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家人居住的酒店就在这个餐馆附近!

专家们调查发现,大年三十同一时段,这一家人也在A家庭、B家庭就餐的餐馆聚餐,且就坐在A、B两家中间,三个家庭间相距不超1米。

谜题终于揭开,A、B两家并非本地病例,而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与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有了接触。

无意间感染上病毒的,并不止A、B两家。此前,佛山一名57岁的阿伯,就是因为一次聚会上被5名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朋友敬过酒,从而导致被感染。

B 同一栋楼靠什么“传染”?

近期,广州市某区一栋居民楼内,相继出现了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们是怎么被感染的呢?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们抽丝剥茧,力图还原过程,寻找真相。

5例病例中有3例(广州市确诊病例A、B、C)属于一号家庭成员,他们是一家三口。三人均表示,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来自疫区人员。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疾控专家得知,病例A和病例B两夫妻曾在1月中旬从外省坐火车来广州找其孩子(病例C)。火车中途经停武汉,推测可能因同乘旅客中有未知的新冠肺炎病人,两人因车厢内密切接触而感染,后再通过家庭密切接触传给病例C。

二号家庭是同一栋楼的另一层住户,是一对夫妻(病例D、病例E)。两人也表示,没有与确诊病例和疫区人员接触史。

同一栋楼接连两个家庭“中招”,其中有何蹊跷?经过询问了解,一号家庭和二号家庭平时并没有交集。难道二号家庭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的?调查一时陷入了困局。

随后,疾控中心专家对该楼的电梯、空气、门把手等采样分析,结果发现,一号家庭大门把手的标本检测结果为核酸阳性,其余标本结果都为阴性。这提示,一号家庭的病例可能通过咳嗽、打喷嚏、接触等方式将带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播散到大楼的外环境中。

广州市、区疾控中心专家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病例的溯源调查。结果发现:1月23日前,该楼的住户基本没有戴口罩,并习惯按“关门键”以加速电梯闭门;通过细致观察,病例B有在电梯擤鼻涕的行为,这可能导致了新冠病毒在电梯内部播散;病例E在发病前曾两次在病例B前、后1分钟进出电梯,且在按完电梯按键后使用牙签剔牙。

将这三个发现联系起来,疾控中心专家推断,病例E极可能是因为和病例B同乘电梯,由于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而接触新冠病毒导致感染。之后,再经家庭密切接触传染给病例D。

那么,为何电梯的环境采样检测为阴性呢?疾控专家表示,可能是由于时间过去太久,电梯内部也经过了多轮消毒,因此无法检出病毒核酸。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新冠肺炎病人如果没有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口罩,其通过咳嗽、打喷嚏、接触等方式将飞沫等散播在外环境后,极有可能使新型冠状病毒残留在物品表面或密闭空间的空气中。专家呼吁,广大市民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他人。

C 开个短会就“中招”了?

女生Y在广州从事服装批发工作,老家湛江,在广州与两名哥哥同住。

1月18日,Y的老板去武汉分店出差,19日返回广州。当天,他召集了店长和Y一起开了1个小时简短会议。开会时都没有戴口罩。

当晚,Y感到咽痛,自行服用了感冒药,感觉症状有所好转。

1月23日,Y与两位哥哥回湛江过年,当天晚上到家与家人一起就餐。24日,老板告诉员工,21日他前往加拿大时出现发热,目前就诊服药。Y一得知这个消息马上警惕起来,老板在几天前就去过武汉!当时大家都没戴口罩,自己有可能被感染了!因此Y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仍在下午去了医院就诊。就诊后回家在自我单间隔离观察,并单独就餐,不外出、与家人保持距离。

1月27日凌晨,Y出现发热、畏寒、喉咙疼等症状,并伴有乏力、肌肉酸痛,她马上觉得不妥,早上再次去到医院就诊并接受隔离治疗。28日,Y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9日,Y得知老板也被确诊。

由于Y防病意识较强,回到家乡后得知自己老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采取了相应措施,Y的家人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目前正值返工时节,返工时应如实告知单位自己的旅行史(是否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广东),主动配合单位做好隔离、健康登记等工作。

办公场所应该多通风、多消毒。如果是多人一起办公,每个人都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单位如果有饭堂的要实行分餐制、错峰就餐。此外,应少开会、开短会。开会前应做好场所的消毒和通风。参会人数不要太多,会议期间佩戴好口罩。会议结束后也要做好场地打扫、消毒和通风。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三个关键词读懂习近平战“疫”日志
16:08
火速+神速!一组数字看中国战“疫”速度
16:10
中国冲在抗疫一线,世界应以生命的名义携手合作
12:39
广东开展车站疫情防控专项检查
09:26
佛山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医生,我想捐血浆!”
09:25
广东:一出租车司机发热还载客 被刑事立案
09:29
广州全市禁设堂食 餐饮企业如何突围? 老字号瞄准“宅经济”
09:30
广州向旅行社退还质量保证金2亿元
09:31
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 北段工程预计2023年建成
09:31
每日战疫·广东行动(2月16日情况):佛山发布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
09:3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