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重挖“红色甲工”办学史30年 他著近百万字研究书稿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璐瑶 发表时间:2019-10-16 09:09
分享到

陈国坚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华轩

“那本‘华工字典’永远合上了!”10月9日凌晨,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原馆长陈国坚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直到去世前一天,他仍笔耕不辍,伏案工作。

从1965年进入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学习开始,陈国坚就与华园结下缘分,从此在这里扎根半个多世纪,1989年开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校史,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华工字典”。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30年来,他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寻找华工历史文化之魂,重新挖掘了“红色甲工”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留下两大本、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研究书稿。

“考古”30年,他是最熟悉华工的“活字典”

1965年,陈国坚考入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造纸专业教师、化机系党总支副书记、图书馆馆长、校档案馆馆长等职务。

他是最熟悉华工的教师。“久办之校,焉无丰史?”1989年,时任华工图书馆副馆长的陈国坚决定开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校史,从此开始了“考古”之路。从泛黄的报纸、档案、老照片中收集、梳理、挖掘华工人的精神根基……这一研究,就是整整30年。

“他随身揣着一个小笔记本,看到感兴趣的知识点,就会立马记下来。”陈国坚的同事官家伦说。

“手上有档,用时不慌。”这是陈国坚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同事朱丽梅回忆,陈馆长一听说哪里有归档价值的材料,便立即骑上他那辆1976年购买的28式永久自行车飞驰到现场“寻宝”。每每有人问起华工的校史故事,陈馆长总能信手拈来,如同“活字典”,连书本哪一页都记得一清二楚。

为了搜集华工校史痕迹,周末,陈国坚还常到广州二手市场旧书报刊摊寻宝,几乎走遍了广州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有一次在南京发现了一批宝贵资料,他连续40天奔走在当地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连春节都没回家。《羊城晚报》等书报刊登有关华工的新闻,他都会一一剪贴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剪报册上,并详细备注。这样的剪报册已有几十本。退休后,陈国坚返聘至高教所,仍负责校史研究。“他几乎天天都在办公室,他把办公室当作了自己的家,爱档如命,爱馆如家。”同事袁建说。

翻阅70年档案,重新挖掘“红色甲工”办学史

在故纸堆里爬梳洗剔,努力靠近历史真实内核,研究中,陈国坚发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作为华南理工办学史上的四个基本源头之一。这段历史,许多人甚至华工师生都不甚了解,当时的资料只有不足百字的记载。

为了追寻这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陈国坚系统查阅了1949年以来的多份报刊以及6万多份党政历史档案。

经过他的挖掘,人们才知道,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及其前身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因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尤为引人瞩目,世称“红色甲工”,是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当时青年师生中涌现出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如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刘尔崧、周其鉴等,每个人都有着追寻理想、投身时代风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段红色历史,最终被陈国坚呈现在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书稿中。2019年9月6日下午,为庆祝陈国坚72岁的生日及第35个教师节,同事们相约看望陈馆长。他兴奋地给同事们看即将送校核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书稿,两大本、近百万字书稿,密密麻麻的资料目录,凝聚了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校史研究成果,也凝聚了陈国坚的心血。一个月后,他却突然离世。

记者了解到,就在去世前一天,他还在伏案工作,这本书稿也成为他的绝笔。


编辑: 智韬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相约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共享美妙亲子时光

  • 分享一场不撞朋友圈的小众旅行 2019-10-11
  • 佛山推出“打卡”新目的地 2019-10-10
  • 错峰出游逃离人潮浸入式体验夏威夷自然之美 2019-10-10
  • 记者手记 2019-10-10
  • 何谓全域旅游? 2019-10-09
  • 游水乡番禺、侨乡台山 2019-10-09
  • 深圳市罗湖区酒店闪耀之星:万丽酒店品牌正式亮相鹏城 2019-10-08
  • 佛罗里达州旅游局上线全新中文网站 2019-10-08

EXEED星途LX南区上市 售价12.59万元-15.09万元

  • 雷克萨斯NX 300特别版官图发布 2019-10-08
  • 迈凯轮720S特别版官图发布 仅限量15辆 2019-10-08
  • 荣威RX5 eMAX开启全国预订 预售价21-24万元 2019-10-08
  • 思皓E20X正式公布售价 12.8万-13.8万 2019-09-29
  • 细节决定成败:全新一代传祺GA6对标合资品牌同档车型 2019-09-29
  • 长安CS75PLUS登陆华南 售价10.69万元起 2019-09-23
  • 售11.99万元 全新宋MAX新增1.5TI自动智联睿动型越享版 2019-09-16
  •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亮相 新增全新涉水模式 2019-09-11

Galaxy旗舰均中招!三星证实发现20多处安全漏洞

  • 苹果回应向腾讯传输数据:未发送真实网址,相关功能可关闭 2019-10-15
  • 首超华为!9月发明授权专利榜出炉:OPPO以266件夺魁 2019-10-15
  • 2019全球最富城市排行榜发布:北上港深入围前20 2019-10-14
  • 谷歌停止封杀?或于近期对华为重启GMS 服务 2019-10-14
  • 苹果自研5G调制解调器,最快2022年用于iPhone 2019-10-12
  • iPhone 11助力!苹果市值创新高,重回市值第一宝座 2019-10-12
  • 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单:中国上榜14家企业 2019-10-11
  • 许小年:消费互联网的巅峰期已过 2019-10-11

《乐动敦煌》再现敦煌古乐文化

  • 萨沙·斯坦尼西奇摘2019年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我从哪里来》预计明年上半年面世 2019-10-15
  • “他一生都在捍卫文学的伟大价值”,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去世 2019-10-15
  • 2019布克奖开出“双黄蛋”,阿特伍德与埃瓦里斯托共享奖金 2019-10-15
  • 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2019-10-15
  • 埃及青年女翻译家:“我从文学里读懂中国” 2019-10-15
  • 农家院里的博物馆 2019-10-15
  • 百花深处的胡同记忆 2019-10-15
  • 哲学研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开拓者 2019-10-15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金秋吃蟹 这样吃才健康 2019-09-24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金羊图库
  • 山东烟台出现大风天气 海滨惊涛拍岸大浪冲天
  • 台风“海贝思”重创日本 工作人员检查灾民健康状况
  • 新疆博斯腾湖畔秋景惹人醉
  • 甘肃宕昌官鹅沟“五彩”秋景胜春朝
  • 泰国春武里府举行年度水牛赛跑 选手骑牛狂奔惊险刺激
  • 俄罗斯莫斯科举行学员舞会
  • 叙利亚边境城镇爆炸升起巨大火球
  • 美国洛杉矶附近爆发山火浓烟滚滚 警方发布强制疏散令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多地立法规制不文明行为 核心价值观入法应注意什么
2019-10-15 08:12:59
5部门明确国资充实社保时间表 2020年底基本完成
2019-10-15 08:12:32
国考报名今开始:拟招2.4万人 政策向基层倾斜
2019-10-15 08:12:09
京广空中大通道北段顺利实施 系大兴机场空域配套工程
2019-10-15 06:23:17
无锡一店铺发生火灾 过火面积约100平方米无人伤亡
2019-10-15 06:23:17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中国梦·践行者】重挖“红色甲工”办学史30年 他著近百万字研究书稿
金羊网  作者:张璐瑶  2019-10-16
他重新挖掘了“红色甲工”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留下两大本、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研究书稿。

陈国坚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华轩

“那本‘华工字典’永远合上了!”10月9日凌晨,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原馆长陈国坚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直到去世前一天,他仍笔耕不辍,伏案工作。

从1965年进入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学习开始,陈国坚就与华园结下缘分,从此在这里扎根半个多世纪,1989年开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校史,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华工字典”。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30年来,他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寻找华工历史文化之魂,重新挖掘了“红色甲工”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留下两大本、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研究书稿。

“考古”30年,他是最熟悉华工的“活字典”

1965年,陈国坚考入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造纸专业教师、化机系党总支副书记、图书馆馆长、校档案馆馆长等职务。

他是最熟悉华工的教师。“久办之校,焉无丰史?”1989年,时任华工图书馆副馆长的陈国坚决定开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校史,从此开始了“考古”之路。从泛黄的报纸、档案、老照片中收集、梳理、挖掘华工人的精神根基……这一研究,就是整整30年。

“他随身揣着一个小笔记本,看到感兴趣的知识点,就会立马记下来。”陈国坚的同事官家伦说。

“手上有档,用时不慌。”这是陈国坚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同事朱丽梅回忆,陈馆长一听说哪里有归档价值的材料,便立即骑上他那辆1976年购买的28式永久自行车飞驰到现场“寻宝”。每每有人问起华工的校史故事,陈馆长总能信手拈来,如同“活字典”,连书本哪一页都记得一清二楚。

为了搜集华工校史痕迹,周末,陈国坚还常到广州二手市场旧书报刊摊寻宝,几乎走遍了广州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有一次在南京发现了一批宝贵资料,他连续40天奔走在当地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连春节都没回家。《羊城晚报》等书报刊登有关华工的新闻,他都会一一剪贴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剪报册上,并详细备注。这样的剪报册已有几十本。退休后,陈国坚返聘至高教所,仍负责校史研究。“他几乎天天都在办公室,他把办公室当作了自己的家,爱档如命,爱馆如家。”同事袁建说。

翻阅70年档案,重新挖掘“红色甲工”办学史

在故纸堆里爬梳洗剔,努力靠近历史真实内核,研究中,陈国坚发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作为华南理工办学史上的四个基本源头之一。这段历史,许多人甚至华工师生都不甚了解,当时的资料只有不足百字的记载。

为了追寻这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陈国坚系统查阅了1949年以来的多份报刊以及6万多份党政历史档案。

经过他的挖掘,人们才知道,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及其前身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因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尤为引人瞩目,世称“红色甲工”,是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当时青年师生中涌现出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如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刘尔崧、周其鉴等,每个人都有着追寻理想、投身时代风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段红色历史,最终被陈国坚呈现在近百万字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的书稿中。2019年9月6日下午,为庆祝陈国坚72岁的生日及第35个教师节,同事们相约看望陈馆长。他兴奋地给同事们看即将送校核的《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书稿,两大本、近百万字书稿,密密麻麻的资料目录,凝聚了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校史研究成果,也凝聚了陈国坚的心血。一个月后,他却突然离世。

记者了解到,就在去世前一天,他还在伏案工作,这本书稿也成为他的绝笔。


编辑: 智韬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应约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08:31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总书记这样说!
08:31
习近平:共同书写中尼关系新的未来
08:31
番禺大桥周边要改造了 沙溪大道扩建成双向6车道
09:07
海博会在深开幕 我国自主研发“大国重器”集中亮相
09:08
【岭南文史】揭秘“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妙设枢纽 雁过无痕
09:08
东莞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回落较低水平 普遍2-4元/斤
09:08
【中国梦·践行者】“空中交警”陈智勇:每条指令都关乎飞行安全
09:09
广州期货交易所或年底获批
08:46
人才高交会11月13日在深圳开幕 招聘年薪50万及以上人才
08:50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